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5的文章

義大利空中殺手 A-129

圖片
            A-129 貓鼬式攻擊直昇機    Mangusta (Sold Out) Sold No:Air-wings-003 A-129貓鼬式(Mangusta) 是由奧古斯塔(Agusta)公司負責,專為義大利陸軍而設計的輕型戰鬥直昇機.採 縱列式雙座艙、雙發動機、與AH-1,AH-64相同,機身兩側都有武器掛架的短翼. A-129 技術諸元 機身長 12.62M    全高 3.35M     主旋翼直徑  11.9M 續航力 630KM    乘員  2名  武裝   TOW式飛彈或地獄火反戰車飛彈、機砲莢艙、70或81mm火箭莢艙、刺針或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等 等 模型 比例  1/72             套件製造商 Italely  製作   Ralph           完成時間   忘了..... 製作特色  直做無改造                              

零戰52型丙

圖片
I.J.N.Kokutai  ZERO Fighter Type 52c                   零式艦上戰鬥機52型丙                     (Sold out) Sold No:Air-wings-009 1/72 ACADEMY  +   CMK Kit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機動部隊6艘航空母艦上的300多架飛機臨空轟炸了美國海軍太平洋指揮與戰鬥中樞的珍珠港.此役開始了日本海軍的無敵神話,也打響了零戰在列強之間的名號. 事實上,零戰(零式艦上戰鬥機)早在一年前的中國戰場上便初試啼聲.1940年7月21日,日本海軍第十二航空隊配屬的15架"三菱十二試艦上戰鬥機"由衡山 保大尉率隊進駐中國漢口基地.與以前的96艦戰相較,十二試艦上戰鬥機續航力更高,可以更長距離地提供陸攻機隊的掩護.3日後,也就是7月24日,十二試艦上戰鬥機獲海軍制式採用並以皇紀2600年取其最後一位數,命名"零式艦上戰鬥機". 比起同時期世界列強的制式戰鬥機,零戰強大的續航力,輕巧靈敏的空戰性能,以及更大口徑的武裝配備,使得零戰傲視群倫,更使盟軍飛行員談零色變.隨著戰局演變,零戰始終是日本海軍航空隊最堅強的骨幹,型式也不斷隨著戰局需求而改變.從11型,21型,22型,32型,52型,54型,甚至是最後期的64型零式爆戰,以及零戰的延伸型---零式練戰,2式水戰等等,零戰的興衰可以說是直接見證了日本帝國的興廢. 先來說說52型產生的時空背景.瓜達康那爾島爭奪戰時期,戰事演變成長期的拉鋸戰,前線已無法單靠舊型零戰來應付,此時的日本飛行員渴望能有更新,性能更優的新型戰機來對付盟軍的新戰機.可是,日本海軍當局的新式戰機開發計劃一延再延,遠水根本就不了近火.此時似乎除了將零戰的性能提昇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於是新型零戰的增修計劃便開始了,計劃中要求性能提昇的工作必須簡易化,必須可以很快的大量生產以應付燃眉之急,此外也必須要有更大的推力,與更好的上升,俯衝性能.於是,結果就是:翼端修改成圓形,並取消折翼機構.翼展修改為11公尺,排氣管變更為推力式排氣管.如此一來,水平最大速度增至300海浬/hr,俯衝速度增至360海浬/hr.前線飛行員的寄望於是誕生,零戰52型成為零戰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延伸型. 本次的模型作例是A

白濫的架空機---A-7E

圖片
A-7E CORSAIR-II       日本海軍航空隊 1944   白濫的架空機...^^|| 本機是1/72 FUJIMI的 A-7E,原來的圖裝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LANGER上的VA-113"STINGERS",就是機尾有一隻胡蜂的塗裝. 本來水貼乍看之下是很豐富漂亮,仔細看卻發現水貼的色澤整張都印偏了,完全不能用!!於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只好另覓途徑了!! 小弟所收藏的飛機終就屬1/72的日本海軍機最多了,所以多餘的水貼也很多.在這種情形之下突然就有一個IDEA:不妨,就參照一下次元艦隊中那樣時空錯亂的情節,也來個次元海盜算了~^^~ A-7E的機鼻給我的感覺實在跟水冷的彗星很像,圓滾滾的機鼻,開口微笑的進器口,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呵 故事情節不妨就這樣吧! 本機原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中途島號的艦載機,機員是日裔美籍的美國人.一次任務中在台灣附近海域陰錯陽差地進入時空隧道,儀表全亂只得目視飛行.一出雲層即撞見海面上正在進行的台灣航空戰.正在搞不清楚頭緒的時候只得暫飛至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沖繩那霸基地.一接近那霸基地即有無線電傳來,要機上人員表明身分,隨後不久並有幾架零戰前來監控.零戰搖擺機翼示意要A-7E降落跑道,著地之後隨即遭到扣押.經過審訊之後,這名日裔飛行員完全搞清楚了狀況,在一番掙扎,且回去無望的情形之下納編日本海軍航空隊,然後就.....歷史改寫....哈哈,夠白濫吧? @@||           右側是轟沉愛賽克斯級航艦4艘的戰績..厲害吧?^^||           本機轟沉 戰艦 5艘....吼吼        

1/700 舊日本海軍二等輸送艦

圖片
   1/700  I.J.N. Landing Ship No.2 Class        二次大戰的日本海軍,對於強襲登陸的作戰也發展出了相對應於美軍LST與LSM的坦克登陸艦種.稱之為"二等輸送艦". (Sold out) Sold no:Warships-003 二等輸送艦的尺寸大小正好介於美國海軍LST與LSM之間,其坦克裝卸方式與LST和LSM一樣都是採艦首跳板開閉方式.一艘二等輸送艦可裝載容量為97式中戰車*9部.通常與一等輸送艦搭配強襲登陸.. 戰後我國曾接收過一艘此級日償艦,接收後命名廬山. 基本技術諸元: 主機 :柴油引擎      基準排水量 :950噸     水線長:75公尺        最大舷寬:9.1公尺 吃水:2.89公尺 最大出力:1200HP      航速:13.4節 搭載:  九七式中戰車,特二式內火艇. 模型: KIT :TAMIYA SCALE: 1/700 WATER LINE Completed in unknow date for long time ago by Ralph

中華民國海軍 美字號中型坦克登陸艦

圖片
The Mei-Class LSM of  R.O.C.NAVY 自1946年起,國軍陸續接收美軍的中型坦克登陸艦LSM(Landing Ship Medeum)共有17艘,以"美"字開頭命名,俗稱小美艦隊.歷經進60年的服役,最後的4艘美字號登陸艦(美頌,美平,美珍,美樂)已於今年(2005年)6月1日正式除役.據說除役後的美字艦其中數艘隨即贈予盟邦繼續在他國服役. 國軍的美字號登陸艦曾經經歷"新美計劃'的艦體改造,改造後的美字號與原美軍LSM最大的不同在於原位於右舷艦舯的圓筒型艦橋被拆除,改為橫跨艦舯的T字大型艦橋.與LST(中字號)相同為艦艏開口笑設計,登陸車輛及人員及由此開口進行搶灘作業. 除役前的4艘最終型美字號擁有40雙管機炮一座(前),40單管機炮一座(後).20MM機炮4門,12.7MM機槍數挺. 美字號基本數據: 全長::62.03公尺        全寬:10.52公尺 吃水:前1.295 公尺    後2.2公尺 最大推力:2800HP  /雙軸. 極速:12kt        巡行速度:10kt        續航力:9260km 小弟自行繪製的美字號草圖   小弟自行繪製的艦尾構形立體圖,車葉尚未畫上. 小弟自行繪製,但尚未完成的艦橋構型草圖 好友藍色水手提供的實艦圖片(美頌艦艦慶) 艦艏   "日出東方 美頌不敗"是美頌艦的呼號. 美頌艦艦徽--{一隻鱷魚}  LSM的艦尾底部構型,與一般艦船構型很不相同(美軍檔案照). 原美軍艦體時的線圖 非常難得一見的3艘美字艦並排照. 模型 市面上唯一1/700,射出成型套件的LSM由pit-road發售.同一盒中另有LCT,LCT(R),LCI等艦的套件,美一艦種有2艘. 製作: 由於盒內所附的LSM套件有2套,於是計劃參考資料將其中一艘追加艦底並改成國軍使用的新美計劃之後的美字艦--美頌號(LSM-347). 艦艏正視 右舷後視 左舷前視 艦底這一次不用木頭,而是以膠版堆疊而成. 艦艏底部的弧角構型,注意國軍使用的美字號靠近艦艏上不的乾舷部位與圖中模型所示的斜面不同,而是成垂直角度的,必須再以膠版填補修模. 以上是美字號製作記的目前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