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 USS HANCOCK Process-2
艦身鋼板的處理
Process armor plates of ship-body
第二次的遮蓋
第三次遮蓋噴塗完成
艦身鋼板分布的效果處理,這樣的製程一般在1/700艦船上小弟是不做的.原因是小弟認為以真實船艦上的鋼板分布來說,是相當複雜且各艦(不同級艦)絕不相同的,不管是任何比例的艦船模型製作,這個製程都是相當辛苦而且花費腦力,時間,心血卻不見立即而有效的效果呈現.一般說來,縮小至1/700的艦船模型上其實也並不明顯,可以說是一個吃力而並不討好的製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大建兄與日本同好蒼海艦隊在這方面的作例表現卻是相當成功.)
在1/350上面嚴格說起來,若按實艦比例縮小,鋼板分佈也僅是勉強可見同樣也不是非常明顯.原來是想不去特意表現這個效果的,然而卻有一個因素使得小弟非做這個製程不可.就是將來在舷側銹蝕舊化的表現.然而如前所述,真實船艦上鋼板的分布雜亂複雜而有序,基本上依艦體曲線而分區建構,時而相接,時而覆蓋.由於這關係到將來銹蝕舊化的佈局必須與實艦相符,所以在考證上便馬虎不得.於是便大量的參考埃塞克斯級各艦的相關圖片再三研究,模擬實艦與簡化製作這2個相違背的考量下做出平衡,儘管還是很不容易...哈哈
幾張同級艦的照片可以大概了解這種分布:
首先在確認艦身完全打磨平順後噴上一層液態補土,乾後參考資料貼上遮蓋膠帶,再噴上一層厚度適中的液態補土.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思路要很清楚才不會陰陽搞混.且須依照資料照片決定哪裡是凹面,哪裡是凸面,哪裡是第一層遮蓋時要噴上的,哪裡是第二次的遮蓋時要再噴覆上去的,又或許哪裡是要再第三次才遮,噴的,都要在之前就規劃,決定好.艦舯曲線一致的地方是比較容易的,艦首,艦尾,以及曲線幅度大的地方就比較麻煩了.需要多層次作業.
一般常見的鋼板效果作業有幾種,上述的液態補土遮覆,膠板或膠帶搭貼,P型刀畫凹線,筆刀刻凹線使邊緣圖起成凸痕等等.其中還是用遮蓋膠帶去遮覆然後噴塗的效果為最佳,這可以參見大建兄的各作例(記憶中這應是大建兄所首創的,至少在國內是這樣).
因為此法效果堪稱最佳,本次的作例便引用此法,東施效顰一下,看看是否也能作出佳績.圖片是第一次的遮蓋噴塗完成,等完全乾燥的狀態.完全乾後還要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其他分布的遮蓋噴塗作業.
First step
第二次遮噴
效果
第三次遮蓋噴塗完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