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60 PROCESS-6

1/700 TICINDEROGA CLASS

CG60 U.S.S.NORMANDY PROCESS-6

 

後桅結構製作完成^^

後桅結構大致完成,再在桅頂加一些細節就可以噴漆了.


 

 

 

 

 

 

 

全部改造完成的狀態

 

 

 


留言

  1. 搶頭香
    讚啦
    郭大的動作愈來愈快了
    原來掛忙碌就是在埋頭苦幹拼這艘XD

    回覆刪除
  2. 光看這組桅桿就值回票價了!!

    回覆刪除
  3. Soccer
    嗯嗯,拼啦~~呵呵
    不過再怎麼拼,一艘還是至少得做足一個月吧~~T_T

    Ushain兄
    這組桅杆有瑕疵的,很嚴重的瑕疵,照片中看不出來,還在考慮要不要把瑕疵修正哩,但是要修正的話非常麻煩,有可能整組都不能用....+_+

    董ㄟ
    免費的,不用買票就能看.....哈哈哈

    回覆刪除
  4. 瑕疵?實在看不出來啊!

    回覆刪除
  5. 嗯嗯~有的!!
    角度問題,我看還是盡其可能的看能不能修回來好了

    回覆刪除
  6. 蕩ㄟ!!
    實在看不出瑕疵在哪勒??
    作的很不錯啊!!
    跟小弟弟一樣直挺挺的!!

    回覆刪除
  7. 是我[阿展]啦!!2007年5月4日 清晨7:26

    Ralph兄不要太趕喔!!

    回覆刪除
  8. SPS49的平台好像做短了些....如果是桅杆後方那對腳的角度問題....偶看還是算了吧,不如寄望前桅杆做得再準確些,我覺得後組桅杆做到這情況已經是夠瞧極了.

    PS. T字位只有長那組天線,一對長一對短的天線是在前桅,如果用GMM的PE,可以加上風速計這部件.

    回覆刪除
  9. 嗯嗯,作慢一點,這樣我才不會有壓力... >_

    回覆刪除
  10. 已寄你正右舷艦身中段的相片,請收信,希望對你製作上有幫助吧,加油歐~~

    回覆刪除
  11. to Ushain兄與明翔
    瑕疵是一定會有的,最大的瑕疵出現在上方的平台不夠水平,向下傾斜太多.不過我已將欄杆的角度修正,在視覺上多少板回許多了!!本艦刻模先天上就有許多不太正確的地方,這容在下面說到.

    阿展
    感謝感謝~^^~

    啟秉元帥大人閣下
    元帥復辟之日在望,怎能無壓力?橫也壓力,豎也壓力,元帥之壓力,萬民之幸~萬民之福啊~~哈哈哈

    感謝Keith兄的照片支援,非常的有幫助呢~^^~
    Keith兄果然眼尖,從此可知Keith兄對美艦認識極深呢!!
    SPS49的平台是刻意修短的!目的是將來架上固定之後,平台的末端要與後結構的前端切齊.然而如果仔細研究的話您可以發現,在艦舯稍前處,方陣快砲的後方,樓梯下來的地方,實艦是再往前一點的,然而模型卻往後延伸了一小塊.這使得後桅桿的位置無法在實艦相同的位置上而必須在肉眼盡可能察覺不到的狀況下稍微往後挪移.於是,這桅桿所在的空間就受到了限制!在不整修錯誤發生點的情況下經過考量之後,只好修改最小也最不容易察覺的地方,那就是SPS49的平台長度了~
    若不如此,而是修改整個桅桿的角度的話,那整個錯誤將會更明顯的.當然,最理想的就是從錯誤發生原點就做切除修正,為什麼沒有呢?那是小弟的疏忽....
    再桅桿大致做好甲組上去時感覺整個空間非常侷促,對照之下才發現錯誤.可是那個錯誤以粘牢固定了,再做裁切是非常麻煩而且修整的效果會因空間所限而變的更不理想的.所以....哈哈哈

    這個模子另外還有3個錯誤點:
    1.左舷小艇甲板後面,相位雷達平台結構的牆壁上,那是個很大的出入口,模子沒有刻出,變成一個平面牆壁,這個也非常不好挖開,所以將會作罷!

    2.後部相位雷達結構物的左後側,也就是與後煙囪相靠近的內側,1/4的區塊必須要再往內縮一部分,模子是刻成一整個面的,這也不對!不修正的話將來會影響樓梯的空間和走向,可是同樣也不好修,所以還是作罷!至於將來樓梯怎麼做協調,就只有再想想辦法了~~

    3.艦舯結構物,也就是後桅桿的這個平台,在左右兩側的部分起點與終點的線條都是圓弧形,模子做成角度狀......
    這個就根本不可能修正的了,硬要修改的話,這整個上層結構恐怕就會搞的稀巴爛...所以,還是作罷~連想都甭想....哈哈

    這三個致命傷,大概就得勉強忍受了~本來想以後做1/350的再好好的正確考證.可是在看過1/350的模子以後發現,雖然上述3點除了第三點是ok以外,其餘皆然.而且還存在一個最大也最不可能修改的致命傷,就是艦橋前的舷寬腰線太瘦,致使前甲板的型都跑掉.雖然沒有對照過的話是不容易察覺的,但是整體看起來非常不順眼.另外就是,1/350的細節竟然比1/700的還差.....
    總之,2種比例的模子都各存在著許多繆處,都不太好搞...哈哈哈

    回覆刪除
  12. Ralph兄:
    你提到"存在一個最大也最不可能修改的致命傷,就是艦橋前的舷寬腰線太瘦",
    關於這點,我和老婆一同研究過你提供的數百張照片,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

    你眼花看錯啦! ^+++^

    多張空拍照片很清楚的縣市前方艦身屬於苗條型,而非你所指稱的臃腫型.
    所以....該修正的是 ARLL 1/700的模型,而不是 威龍 1/350的版本 ~ :)

    回覆刪除
  13. 即使擺在眼前.也還是看不到R大您說的瑕疵...

    回來試了幾下.我的blog頭前放上了圖片.真是謝謝您了...
    圖片寬度似乎不能更動.會偏...所以就沒能對齊左右2條線了.

    回覆刪除
  14. 啟秉元帥閣下
    真的嗎??
    沒關係~等要做1/350的我再研究研究,不過我現在做的Dragon1/700很順眼咧~跟照片也非常符合.

    Ushain兄
    瑕疵嘛~肉眼不易察覺...哈哈
    在鏡頭下倒是蠻明顯的,所以您來的時候我也已稍微修正過來了.

    回覆刪除
  15. 呵呵...偶不是元帥夫人,不過照片偶也看過啦;對於艦艏外側的那些環的作用粉好奇,可以麻煩您說明一下唄。3Q

    回覆刪除
  16. 坦白說,我也沒看過那些扣環的相關報導.
    不過,再怎麼仔細看,那些都只是很單純的扣環.所以,我的直接聯想除鏽,補漆(尤其是舷號),這些基礎的保養艦容的工作時,再舷邊掛上臨時工作走道的纜繩固定環.
    除此之外,實在想不出他有什麼作用咧.畢竟美國軍艦隻身在外,不在母港的機會太多.這些基本的保養工作大概得靠自己來吧.
    不過或許您會問,我們的成功級上頭也有這些東西咧.我們的軍艦一般不會離港太遠,為什麼也有?我的解釋是,成功級"基本上"按照美軍派里級施工.所以也就照圖施工畫葫蘆吧?
    以上是小弟我的推測,沒有事實根據,如果有更新更考究的說法歡迎馬上推翻^^

    回覆刪除
  17. Ralph兄,您所提到的一些問題,小弟眼拙實在看不出來~~
    不知你可否在照片上大概標示一下位置,造福一下大家!!

    回覆刪除
  18. Brain兄
    我講的問題確實用寫的寫不清楚,得確實對照照片才行!
    我用幾張照片解釋,大概你會比較了解的!
    問題一:


    問題二


    問題三

    回覆刪除
  19. Ralph兄:看到你的比較真的嚇一跳!你是否以Minihobby 1/350來作比較?它跟威龍不一樣的,只算抄襲的馬達玩具板,不能認真;威龍1/350的提康要比1/700強百倍,而且White Ensign model有專用蝕刻!

    回覆刪除
  20. Nelson兄
    拿來比較的當然不會是Minihobby~
    是Dragon的,不過小弟上面的比較是針對實艦與1/700Dragon的模子中差異性較大的部分做研究.對於Dragon1/350的細節稍微帶過而已,那是我看到魔星元帥的未成品作例對於其刻模的初步印象.只是印象,不是正式的評比以及與實艦的對照,因為我一眼看到1/350那相位雷達就覺得很突兀,就算是早期 AN/SPY-1A感覺也沒像1/350 Dragon那樣肥厚的(我指的是邊邊那個階級),而這是本艦的靈魂特色.
    另外就是如水密門,救生圈,水龍帶,電路與排水管通路這些刻模上的細節,也未臻如1/700的豐富,不過整體而言正確性比1/700的佳.但小弟我必須再次說明的是,這是憑印象,因為手邊沒有1/350的模子,等有機緣做到1/350Dragon時再來作進一步更詳實的開盒報告囉~^^~

    回覆刪除
  21. 喔~對囉!有專用蝕刻片確實是強很多的~嘿嘿嘿

    回覆刪除
  22. 請教前輩:
    金屬製主桅是改套還是自製?
    若是自製,是用瞬間膠接著? 還是焊接?
    若市焊接,是用什麼焊料? 什麼焊法?
    是烙焊?烤接?
    自從 邱前輩建議晚輩在製作桅竿時可用單芯線焊接桅竿,
    晚輩曾試過,但是未成功過只好來請教前輩

    回覆刪除
  23. 丁兄
    前後桅都是自製,並非改套喔!
    我是用瞬間膠粘著的.據小弟所知,這樣小的東西要以焊接來接著的話非得有相當精確的技術與焊材才行.焊接的技術相當費時費力,所以小弟並不以焊接作為接著的模式.事實上瞬間膠用法得宜的話可得比起焊接更好的效果.當然焊接的接著強度較瞬間膠來的佳是事實,但是強度再強又如何,艦船上其他細節可也都碰不得的不是?

    回覆刪除
  24. 前輩說的是,晚輩領教;但前輩可以不用稱呼晚輩為"兄";今天是6月14日,
    正值晚輩高中畢業滿一年!

    回覆刪除
  25. 前輩說的是,晚輩領教;但前輩可以不用稱呼晚輩為"兄";今天是6月14日,
    正值晚輩高中畢業滿一年!

    回覆刪除
  26. 喔喔~比小麥年輕哪
    那以後稱呼您"老弟囉"?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3號驅潛艇

1/700 IJN Destroyer SAKURA-補完

[KIT-REVIEW]1/32 MAZDA K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