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60 PROCESS-8
1/700 TICINDEROGA CLASS
CG60 U.S.S.NORMANDY PROCESS-8
膠絲製的扶手護欄.好久沒有這麼做了!!在這PE繁多便利的時代似乎也沒有必要這麼做.只是一時手癢,試試自己經過那麼多年是不是喪失了這樣基礎的能力?
結果還算滿意....嘿嘿嘿
其實話說回來,在十幾二十年前PE並不普遍的年代,想要為船艦模型加上細節,什麼都得自己想辦法.於是,這模型零件的膠框便成為那時的同好們在加細節時最好也最便利的材料來源.膠絲就是PE,作者自己就是廠商!扶手,護欄,管路乃至纜繩,木樁,甚至是飛機螺旋槳,魚雷搬運軌道,彈射機,或更甚大到吊車桁架,全都由膠絲包辦.萬能的膠絲可以說是真正展現作者的經驗,創意最好的幫手.也是在細節改造上最大成就感的來源.以日本海軍吳式二號彈射機來說,現在的PE做的又漂亮又便宜,製作上也相當容易,幾分鐘之內就可以達到很棒的效果.然而以前的同好們在這方面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以前4社共同開發的水線船,原模子裡所附的通常是古老又失真的實心刻模.在PIT-ROAD廠開發的相關裝備新模子出現之後,同好終於有了更好的選擇!但是仔細看看這個新模子裡的彈射機,她~~仍然是實心的,因為是鋼模設計上先天的限制,想要得到那髏空而又寫實的桁架結構,從鋼模射出產品上跟本是一種幻想.所以當時有心於此的艦船同好們(其實加起來也不多啦...)便得自行想辦法自製.能自製成功的話在當時便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了!!以Ralph舉例的彈射機來說,能自行構想,以膠絲搭配膠板而自製出來的人,早年印象中在台灣 出現過2人,就是小弟一向尊為前輩的游兄至宏,以及不才小弟(^_^||).光是那樣的一個彈射機就可視為一件作品而讓小弟興奮好久呢!!
(陋作千歲上的彈射機,這艘艦上三座彈射機便是膠板搭配膠絲一根一根黏出來的)
後來並沒注意到有沒有人再做同樣的嘗試,但我想,在這樣的年代很難再出現那樣的東西了吧?除了游前輩以外!!特別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游前輩!!
年輕一輩的同好們對於游前輩大概沒有什麼印象,不過老一輩的同好們應當是不陌生的!!以檯面上來說,游前輩大概是台灣第一位鑽研1/700水線船成效卓著的作者了!!早年時常在模型藝術雜誌上發表其1/700艦船作品的游兄可以說是影響以及帶領台灣艦船模型發展最早的先趨之一,至今作品不下數百件,件件細緻精典,天工巧奪!!其作品特色就是不斷研發細節改造灌注在作品之上,而且不用便利的PE做為素材,近二十年來的所有艦船作品,始終堅持一慣的細節自製風格,延續至今.這在PE普及的現今,更顯其功力深厚.小弟與游前輩結識多年,有幸不斷觀摩在側,並引以為傲.只可惜游兄作品一向只出現在平面雜誌上,礙於平面書刊篇幅,仍無法盡興其令人讚嘆的艦船模型製作功力,殊為可惜!但盼有朝一日網友同好們得於網路上拜見其膠絲改造甚於PE的傑作!!
(有幸竊錄到游兄的新作,這2艘艦上所有細節的改造沒有一丁點的PE喔~)
喔~對了!!沒有講到重點....^^||
為什麼要講到膠絲的改造呢?因為小弟深信,雖然現今的PE可以讓我更得心應手,然而就是因為經歷過那樣的年代,而讓小弟在這方面奠定更紮實的基礎.就像是學開車一樣,一開始學的是手排車或是自排車,對於車子的觸感以及敏銳度,甚或故障排除,絕對是不一樣的!!
PE也有不好用的地方,因為一定要用瞬間膠
回覆刪除想當初小弟就是讓您幫我打這個基礎的,現在很多細節的問題,還都是靠您當初教導的膠絲大法解決的呢~膠絲威能啊!!
我也是覺得膠絲好.
回覆刪除但是1難度高.2損精耗時...
3.傷眼吶...
回覆刪除PE不是不好用,應該說是更好用!!然而這2種材料階段性出現的時機不同,卻給予不同時期的同好們在創作上有了不同的思考模式卻是肯定的.
回覆刪除PE雖然方便精緻,但手工更能看出作者的功力及苦心!可是....看完了高手的作品,我還是搞我的飛機....好可怕的模/魔船! ^+++^
回覆刪除Soarhawk兄
回覆刪除真要說起來,飛機也不好做哩~
來做船啦,做船有船也有飛機,比較好玩哩...哈哈哈
說來慚愧,晚輩我還沒成功製出這樣的成品過呢!
回覆刪除丁兄請別這麼說,沒啥好慚愧的,也沒好驕傲的.就想成每一個創新都是向自己挑戰,這樣應該會比較讓自己舒服的喔~^^~
回覆刪除